close

World Press Photo—新聞攝影的決定性瞬間
Photo credit: Daniele Tamagni, Italy.

    2011世界新聞攝影展的日常生活類系列報導第一名作品。
    Photo credit: Martin Roemers, The Netherlands, Panos Pictures.
    在靜態、瞬間的畫面中反映新聞事實,同時讓觀者進而延伸對於相關議題的省思,是新聞攝影的本質特徵。由玉溪有容教育基金會策劃,此刻正在台灣展出的「時代的信差」—2011世界新聞攝影展,是第54屆世界新聞攝影競賽得獎作品之集結,分別來自23個國家的55位攝影師。透過攝影記者身處新聞現場,以宛如觀察者的姿態,將相機捕捉稍縱即逝的新聞影像傳達給閱聽人,而拍攝下來的新聞影像就是與閱聽人溝通的媒介。

    新聞攝影的報導價值,在現今市場導向的商業媒體競爭中,逐漸偏向尋找並製造閱聽人喜歡看的新聞,也有專門的媒體公關在為業主打理新聞重點、操縱內容走向。因此商業市場的力量除了改變報紙版面的呈現外,也增加了新聞影像的比重。然而,其中值得探究的是,新聞攝影提供的凝固的瞬間形象,比一閃即逝的動態圖像更能給人深刻的印象與記憶。

    2011世界新聞攝影展的日常生活類單幅報導第一名作品。 Photo credit: Omar Feisal, Somalia, for Reuters
    從布列松 (Henri Cartier-Bresson) 所提出的「決定性瞬間」理論來看,新聞照片不僅僅是從時間中抽取了某個特定時刻,讓這一時刻從其依附的時間流中抽離出來,使照片成為新聞事件的瞬時記錄,更重要的是,新聞攝影還具有從其記錄的時刻向前或向後延伸的能力。在這些動作、事件的瞬間凝止情境中,表現了新聞事實的整體和精華。而在新聞攝影記者捕捉新聞事實內部矛盾中最尖銳、最飽和的瞬間狀態,鮮明地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徵時,也使畫面具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道。

    2011年度首獎照片。
    Photo credit: Jodi Bieber, South Africa, Institute for Artist Management/Goodman Gallery for Time magazine.
    由此可以看出,只有突出新聞攝影的本質特徵,新聞圖片才會有別於圖像化時代中的眾多「圖」像。今年的年度首獎由南非攝影師 Jodi Bieber 獲得,她的作品阿富汗女子 Bibi Aish 的肖像,也在單幅肖像類中獲得首獎,該照片是 Jodi Bieber為《時代雜誌》所拍攝,刊登在2010年8月9日出刊的雜誌封面。評審 Ruth Eichhorn 提到:「這張影像力道十足,向世界透露一則訊息:全世界約一半左右人口為女性,而有那麼多個『她』依然活在暴力的陰影下。它之所以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,是因為相片中的女子看起來如此莊嚴沉穩。」評審 Vince Aletti 說:「…它拍攝的不僅是一個特定的女子,而是代表全世界女性的處境。」評審 Aidan Sullivan 則說:「…這幅照片讓人不禁想問:『怎麼會…?』、『發生了什麼事?』…對我來說,這幅照片提出了最重要的問題。」

   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等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,認為觀看等同於思想,著重一種哲學上的視覺認知。在新聞攝影過程中,拍攝者以平等的心態來關注和研究受訪對象的需求,表現出相對的理解與人本的尊重,這也同時具體表現在報導策劃、題材選擇、畫面處理與編排過程等環節上。在圖像化時代中,新聞攝影的人文關懷理念為文明世界產生積極、平衡的影響力。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      創作者介紹
      創作者 jackwork27 的頭像
      jackwork27

      擁抱全世界

      jackwork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